正在登录信用乐山
新闻头条
乐山头条 四川头条 省委省政府信息 党中央国务院信息

信用动态

国常会:研究部署深入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有关举措

国务院总理李强日前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深入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有关举措,讨论《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修订草案)》。

会议指出,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是一项系统性改革,实质上是为企业营造更加公平有序的发展环境。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施策,推动市场基础制度规则统一、市场监管公平统一、市场设施高标准联通,以更有力举措推动改革走深走实。要把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与实施一揽子增量政策结合起来,坚持从企业的实际关切出发,推动一批可感可及的改革事项,在深化改革中解决一个个具体问题。各地要坚持在良性竞争中更好发展,坚决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打通制约经济循环的堵点卡点,促进商品、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要推进违规返还财税奖补、政府购买服务、妨碍公平竞争等领域专项整治,让各类企业在公平竞争中成长壮大,以更高经济效率推动各地更好发展。

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修订草案)》,决定将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会议指出,要依法加强渔业资源保护、增殖、开发和合理利用,大力发展深远海养殖,推广优良品种、先进技术和新型设施装备,着力提高水产品产量、品质和附加值,推动渔业高质量发展。

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

国家动态 2024-10-22

三部门:推动金融机构加快落实近期金融增量政策

日前,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联合召开主要金融机构座谈会,认真学习贯彻9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推动金融机构加快落实近期金融增量政策。

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行长潘功胜,金融监管总局党委委员、副局长肖远企,中国证监会党委委员、副主席王建军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人民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宣昌能主持会议。

会议强调,金融机构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迅速行动,用好用足各项增量金融政策,逐项抓好政策落地见效。要加大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支持力度,保持货币信贷总量合理增长,加力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加强利率政策的执行和传导,扎实组织做好降低存量房贷利率的批量调整工作。实施好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和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两项新工具,支持资本市场稳定发展。要加强组织领导,建立专项工作机制,注重部门协调和业务联动,形成工作合力,最大程度发挥政策效应,持续提振市场信心、改善社会预期,有力促进经济持续回升向好、金融高质量发展。

记者了解到,农业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中金公司、嘉实基金负责同志作了经验交流。中国人民银行相关司局,21家全国性银行,部分证券公司、基金公司负责同志参加会议。中国人民银行各省级分行主要负责同志在分会场参加会议。

国家动态 2024-10-21

习近平在安徽考察时强调 发挥多重国家发展战略叠加优势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安徽篇章

新华社合肥10月18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在安徽考察时强调,安徽要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发挥多重国家发展战略叠加优势,在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新兴产业聚集地、改革开放新高地、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区上持续发力,在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美好安徽上取得新的更大进展,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安徽篇章。

10月17日至18日,习近平在安徽省委书记梁言顺和省长王清宪陪同下,先后来到安庆、合肥等地,深入历史文化街区、科技创新园区等考察调研。

17日下午,习近平首先来到安庆桐城市考察。地处城中的六尺巷,因清代大学士张英与邻居吴家互相退让三尺地基而成,是中国邻里和谐礼让的典范。习近平来到这里,了解六尺巷历史及其传承,察看“桐城派”相关文物资料,听取当地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等情况介绍。他强调,要加强历史文化保护,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上协同发力,打牢社会治理的文化根基。

当地居民和游客见到总书记,纷纷围拢上来。习近平亲切地对大家说,人民内部矛盾要用调解的办法解决。六尺巷体现了先人化解矛盾的历史智慧,要作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场所,发挥好中华民族讲求礼让、以和为贵传统美德的作用,营造安居乐业的和谐社会环境。

随后,习近平来到合肥滨湖科学城,察看安徽省重大科技创新成果集中展示,听取当地推进科技体制机制创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等情况介绍,同现场科研人员和企业负责人亲切交流。他在智能网联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人工智能、生命健康等高新科技产品前一一驻足,仔细察看,不时表达赞赏之意。习近平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科学技术要打头阵,科技创新是必由之路。高新技术是讨不来、要不来的,必须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科研工作者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骨干,要拿出“人生能有几回搏”的劲头,放开手脚创新创造,为建设科技强国奉献才智、写下精彩篇章。

18日上午,习近平听取安徽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对安徽各项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对下一步工作提出明确要求。

习近平指出,要加快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高水平建设国家实验室和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有效发挥高能级科创平台作用,加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持续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完善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和机制,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守好实体经济这个根基,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未来产业,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系统推进生态保护修复和生态环境治理,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习近平强调,要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勇于开展首创性、差异化改革,打造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充分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全方位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全面开放格局。以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为牵引,带动省域内区域协调发展,在长江经济带发展、中部地区崛起战略中发挥更大作用。积极参与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扎实推进内外贸一体化改革,加大吸引外资、稳定外资力度,加快培育外贸新动能。

习近平指出,要着力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构建现代粮食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建设江淮粮仓,扛牢粮食保供责任。抓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试点,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政策,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大力发展特色、绿色农产品种植,推动乡村富民产业升级,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美丽乡村。加强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壮大县域经济。解决好重点人群就业,完善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政策,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推动教育、医疗、养老、社保和公共文化等服务向农村覆盖。强化党建引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习近平强调,要进一步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发展全域旅游,把文化旅游业打造成为支柱产业。深入挖掘和运用好红色文化资源育人功能及旅游价值。加强传统村落、传统建筑保护传承利用,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推动移风易俗。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健全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打造更多文化精品。

习近平指出,要毫不放松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推进党纪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引导党员干部真正把纪律规矩转化为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认真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充分调动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着力解决干部乱作为、不作为、不敢为、不善为问题。健全防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制度机制,持续为基层减负。驰而不息正风肃纪反腐,巩固发展良好政治生态。

习近平强调,要抓好第四季度经济工作,认真落实党中央确定的各项政策举措,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何立峰及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负责同志陪同考察。

国家动态 2024-10-18

两部门:引导信贷资金快速直达基层小微企业

10月15日,金融监管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召开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动员部署视频会议,提出加强统筹部署和组织协调,抓紧建立健全工作机制。

会议指出,支持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是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促进就业的现实需要、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和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应有之义。要求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推动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紧迫性,充分发挥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同时善于运用市场化机制和法治化办法,推动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高效结合,合力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会议强调,为引导信贷资金快速直达基层小微企业,金融监管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建立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地方相应建立工作机制,从供需两端发力,统筹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和银行放贷难的问题。区县工作专班要“两手牵”,一手牵企业,一手牵银行。通过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深入园区、社区、乡村,全面摸排融资需求,形成“两张清单”,把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推荐给银行机构,银行机构及时、精准对接,实现信贷资金直达基层、快速便捷、利率适宜,打通金融惠企利民的“最后一公里”。

会议要求,要加强统筹部署和组织协调,抓紧建立健全工作机制,落实相关部门、地方政府、银行机构、小微企业等各方责任,明确目标任务,密切协同联动,形成工作合力,推动机制各项工作落地见效。

国家动态 2024-10-17

央行:前三季度我国金融总量和信贷投放总体平稳

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我国金融总量和信贷投放总体平稳,有力有效支持了实体经济回稳向好。

数据显示,9月末我国社会融资规模存量402.19万亿元,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250.87万亿元,同比增长7.8%。金融总量和信贷投放总体平稳,有力有效支持了实体经济回稳向好。

从信贷投向看,信贷资源更多流向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9月末,普惠小微贷款同比增长14.5%,高技术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长12%,“专精特新”企业贷款同比增长13.5%,均快于全部贷款增速。

企业融资成本持续下降。9月份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63%,比上年同期低21个基点;新发放个人住房贷款为3.32%,比上年同期低78个基点,均处于历史低位。

国家动态 2024-10-16

四川省首笔环境信用评价结果挂钩贷款落地

近日,四川省首笔环境信用评价结果挂钩贷款落地,总额1000万元,贷款创新性地将企业环境信用评价结果与贷款利率挂钩,评价结果优秀的企业获得了利率优惠。

据了解,为落实绿色发展理念,以节能减排助推高质量发展,生态环境部门每年以评分制的形式,对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污染物排放企业的环境信用状况进行等级评定,直观显示企业在推进绿色转型发展过程中的提升变化。

获贷企业四川联塑科技实业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塑料管道及配件的公司,生产的多项塑料管道产品已获得国家绿色产品标识,是绿色转型发展中的积极力量。

兴业银行成都分行相关负责人介绍,该行创新性地将环境信用评价结果与贷款利率挂钩——若企业的环境信用评价结果提升,银行会给予其一定的利率调整,支持企业进一步实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以环境信用评价结果为依据,该行在德阳市向四川联塑科技实业有限公司投放绿色挂钩贷款1000万元。

本次挂钩贷款业务成功落地,不仅让积极参与绿色转型的企业享受到贷款利率优惠,也体现了我市金融业银行机构积极支持企业绿色发展的金融创新,通过丰富绿色产品体系,加大对绿色、低碳、环保领域项目的支持力度,助力城市生活绿色发展。

省内动态 2024-10-14

内江:出台深化企业用工服务十五条措施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近日,四川省内江市制定出台《内江市深化企业用工服务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十五条措施》,从用工储备、体系建设、平台搭建、技能培训等方面,提出了详细的“解法”。

建立用工“蓄水池”,为企业用工提供人才储备。建立内江籍在外务工人员(含农民工)数据库,依托户籍人口信息摸排全市在外务工人员(含农民工)信息,按年度更新综合信息数据,掌握外出人员流动去向、就业创业领域、返乡就业创业意愿等。建立内江籍在外大学生数据库。深化教育、人社部门信息共享机制,摸底汇总内江籍市外大学生情况,精准掌握市外应届大学毕业生基本信息,建立市外内江籍大学生基础数据库。建立市内求职人员数据库。全面摸排辖区内有劳动能力、有就业意愿,但未实现长期固定就业的劳动者信息,掌握其就业技能、求职意向和培训需求,同步建立并定期更新劳动者就业需求台账,有针对性提供职业介绍、职业指导、技能培训等服务,加强动态监测,做到精准施策。建立技能人才数据库。统筹全市各行业部门,全面掌握内江籍、在内江获证及就业的技能人才结构、人员规模、技能层次等信息,构建全面精准的技能人才数据库,为市内企业技能人才培育规划提供决策指引,助力打造高技能人才聚集地。

强化体系建设,让企业用工更有保障。完善城乡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整合现有资源建设村(社区)就业服务驿站和零工市场,健全“政务服务+就业”服务模式,推进就业用工服务专窗化、专区化、专人化,形成“覆盖全民、贯穿全程、辐射全域、便捷高效”的市县镇村四级公共就业服务网络,完善用工信息采集、投放、反馈、跟踪等功能,满足企业和群众“集中办、就近办、一站办”需求,打造“15分钟就业圈”。健全三级劳务服务体系。探索“公司+专合社+经纪人”等多种运营模式,创新利益分配机制,增强专合社自身“造血”功能,促进三级劳务服务体系健康发展。帮助农村剩余劳动力、半劳动力和弱劳动力就近就业,更好保障农业产业发展和周边企业用工。健全数智化公共就业服务平台。融合四川公共就业创业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建立内江市统一的智慧化公共就业服务平台,提供招聘求职对接、灵活用工、共享用工、就业援助、职业规划、政策咨询、技能培训、创业担保贷款等“一体化”就业服务,实现就业服务事项“网上办”“掌上办”。建立校企对接平台。鼓励支持重点企业与市内外高校、职业院校共同建设实习基地,开展项目合作,组织入企参观、进校招聘等活动,帮助企业优先接入学校人才库。

强化供需对接,推动企业实现用工精准。建立用工信息定期收集制度,及时掌握全市一、二、三产业重点企业以及重大招商引资项目的招用工及人才引进需求。继续深化“千人进千企”行动。统筹行业部门人员扩充用工保障专员队伍,实现规上企业专员服务全覆盖。组织专员为重点企业提供靠前式服务,开展政策宣传对接实现“政策寻企”,为符合条件企业落实援企稳岗、吸纳奖补等惠企政策。及时收集用工需求和面临困难,建立台账提供针对性服务。开展常态化对接活动。持续开展好“新春送岗”“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民营企业招聘月”“金秋招聘月”“做强物流助企引才”“做强服务外包助企引才”等就业服务专项活动。继续组织企业“走出去”,到省内外高校开展内江专场招聘活动。适时组织企业“走下去”,到重点乡镇、村社开展“企业进村、村村直播”“送岗位下乡”“驻村招聘”等基层服务活动,提升线下招工服务效能。

强化技能培训与服务机制,提升企业用工质量。创新培训模式。精准摸排企业培训需求制定培训计划,及时把握市场动态发布紧缺职业目录,针对工业领域特殊技能人才、服务业小语种人才等急需紧缺职业,通过校企合作、人才引进等途径,以“项目制”“以岗定培”等方式提供精准化、定制化技能培训。深化产教融合。引导重点企业与职业院校、技工院校共同探索“校企双制、工学一体”培养模式,通过设立校中厂、厂中校、学习型生产线(车间)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高校、职业院校、技工院校与企业间的技术交流,大力推广新型学徒制和现代学徒制,支持开展名师带徒、技能研修、岗位练兵等活动。建立企业用工限时办结机制,按照“企业吹哨、部门报到、属地管理、市县联动”的原则,建立企业用工服务工作台账、问题台账,根据企业缺工人数实行分层级上门服务,“一企一策”限时解决企业用工问题。建立企业用工问题会商机制,定期研判企业、项目用工需求,分析人力资源供求趋势,专题会诊破解企业用工难题并加强工作督导。

省内动态 2024-10-10

绵阳经开:“税信+”助力企业用纳税信用破除成长“困境”

“刚好经营满12个月,我们就接到了税务部门的提醒信息,可以进行新设立企业复评。”近日,绵阳市某汽车租赁有限公司在税务人员的帮助下,成功完成了新设立企业复评,其纳税信用级别也从M级调整为B级,获得了长远发展的“金名片”。

这得益于今年税务部门推出的“便民办税春风行动”信用复评新举措,纳入纳税信用管理已满12个月但因不满一个评价年度而未参加年度评价的纳税人,可申请纳税信用复评。

纳税信用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一家企业的健康长远发展更具有重要影响。

如何让更多守信企业真正感受到税务“春风”?又该如何帮助企业提升纳税信用级别?近年来,绵阳经开区根据园区税费服务工作特色,以“政府主导、税务主责、部门协同、社会共治”模式,创新打造出“税信+”服务品牌,助推辖区企业纳税信用级别提升,有效缓解企业融资、经营难等问题。

“税信+”服务 呵护每位纳税人的纳税信用

纳税信用级别是衡量企业信用的重要指标,具体分为A、B、M、C、D五个级别。

“每年税务部门会根据纳税信用评价指标体系,定期对纳税人纳税信用状况进行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对不同信用级别的纳税人实施分类服务与管理。”绵阳经开区税务局第一税务分局局长陈宏告诉记者,纳税信用级别评价就是要让诚信经营的企业和纳税人有更多的获得感。

绵阳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对这一点深有体会,作为一家主营工程建筑安装的企业,自成立以来,税法遵从意识较高,纳税信用连续多年保持在A级。不久前,该公司因纳税信用良好这一优势,达到了心仪项目招投标的门槛,并凭借自身的经营优势成功中标。这不仅提升了企业在同行业间的竞争力,也为其他企业树立了良好榜样,激励更多企业重视纳税信用建设。

但是,纳税信用级别并不是以一而终的,其评价结果会因企业的纳税义务履行情况而发生变化。

为了让出现偏差的企业能够及时纠正问题,避免指标扣分,绵阳经开区税务局通过征纳互动平台、电话、短信等方式,及时向企业做出预警提示。

“每个月我们都会不定期给可能发生指标扣分的企业发送预警信息,提醒他们尽快关注并处理存在的税收问题,尽可能维护好自己的信用级别。”陈宏表示,目前已经累计发送预警信息1792户次。

此外,绵阳经开区税务局还专门抽调各个部门业务骨干,成立“税信+”纳税信用专家团队,通过上门“问诊”、远程“看诊”等方式,提供专属信用改善方案,帮助纳税人不断规范自身涉税行为,规避纳税信用风险。

“我们也会为企业个性化制定《纳税信用成长计划书》,指定纳税信用服务专员和互助大使,提供‘精细服务’,帮助企业实现纳税信用水平的稳步提升。”陈宏告诉记者,《纳税信用成长计划书》不仅可以精准的帮助企业提升信用级别,还会有专家团队对其进行全生命周期的呵护关怀。

以诚换金 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纳税信用也可以变为“真金白银”。

“没想到纳税信用也能解决企业的融资问题。”不久前,绵阳某电子材料公司还在为融资难而烦恼,但凭借该企业良好的纳税信用,通过“银税互动”信用贷,顺利走出资金短缺的困境。据该公司财务人员介绍,企业向银行提交申请后,银行根据其良好的信用记录不仅及时放款,还将利率进行了下调。

近年来,绵阳经开区着力贯通税务、金融机构、企业之间的合作桥梁,将“银税互动”产品入驻金融服务平台,深度释放“银税互动”效能,以“增信用、促信贷”为市场主体成长注入“源头活水”。截至目前,金融机构累计向经开区纳税人授信“银税互动”贷款3.29亿元,惠及384个市场主体。

此外,绵阳经开区还首创“纳税信用政府专项奖励”,奖励对象除守信企业和中介机构外,还会对守信企业的财务团队进行单独奖励。2023年集中兑现173户守信企业、财务团队及中介机构。

这样的每年一奖,也让市场主体意识到,“诚”可换金,增信即受益。

绵阳经开区税务局坚持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并行,推出“9+9”联合激励与惩戒措施,从社会美誉度、政务服务便利度、经济活动参与度等多个维度开展激励和惩戒,将纳税信用结果运用到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

数据显示,“税信+”服务品牌推广建设以来,绵阳经开区信用水平逐步提升,2023年度纳税信用A、B级纳税人共计4660户,相比2022年度A、B级纳税人数量增加了733户,增长率近20%。

省内动态 2024-10-10

四川积极推进质量融资增信服务企业高质量发展

据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网站消息,近日,四川省市场监管局联合中国人民银行四川分行、省委金融办、四川金融监管局等部门开展质量融资增信助力企业授信服务工作,帮助企业提高融资可得性、降低融资成本、增加融资额度,引导信贷资源优化配置到质量效益型企业,激励引导企业走以质取胜之路。

质量融资增信要素信息包含质量信用、质量管理、质量品牌、质量基础、质量创新等五个类别36项要素子项和增信权重。推进质量融资增信将重点建立质量融资增信企业库、确定质量融资增信要素信息、开展企业质量融资增信、强化融资增信风险管理。通过融资增信,引导金融机构把质量融资增信要素作为综合授信的重要指标,运用大数据等数字化信息化手段,开发“天府质量贷”等相关信贷产品和服务,更好构建企业质量增信体系。同时,鼓励金融机构在贷款利率、融资期限、还款方式等方面体现优惠,更好地为质量效益型企业纾困解难。

省内动态 2024-10-10

成都市成华区:深化纳税信用体系建设 “把脉问诊”为企“对症开方”

“多亏你们前期帮忙协调处理纳税信用修复,保障了公司招投标工作顺利进行。”在四川省建筑机械化工程有限公司(简称四川机司)会议室,企业财务总监余先生充满感慨。

近期,在走访问需的过程中,国家税务总局成都市成华区税务局了解到四川机司的一项工程项目招投标工作开展在即,希望尽快修复纳税信用,提升投标竞争力。

了解到企业诉求后,成华区税务局快速响应,靠前服务,组建起“一把手”牵头,聚合纳税服务、法制、风险应对等部门的工作专班,先后召开3次纳税信用调整合议会,全面梳理分析企业信用情况,筛选符合修复条件的指标,逐条研究应对举措。

由于四川机司项目地分散,信用修复任务涉及多个主管税务机关,如分别发起业务流程需45个工作日。为帮助企业尽快完成纳税信用修复,成华区税务局积极争取上级税务部门指导建立跨域沟通联动机制,科学规划涉及多地的信用修复计划,明确各地处理流程及办结时限,统一业务处理口径标准,确保修复工作一次性顺利办结。

成华区税务局税费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得益于各地高效的沟通联动,以及将业务信息、处理结果通过‘云端’进行在线流转传递,有效避免了企业在各地多头往返,实现‘只跑一次’就处理完成全部诉求。”在省、市税务局统筹指导以及成华、双流、金堂三地税务部门协同配合下,企业信用修复任务压缩至8个工作日内完成。

在这之外,今年以来,成华区税务局在问需走访过程中收到多家涉外经营企业提出的共性需求,希望及时掌握最新的税收优惠政策和业务办理流程,获取发展建议,更好地赋能企业“走出去”。

成华区税务局积极回应企业呼声,围绕“一带一路”建设需要,依托“税路通·海纳百川”服务品牌,打造“引进来”“走出去”税企直联机制,及时响应纳税人跨境涉税诉求,研究跨境涉税疑难问题、复杂事项,提出针对性强、可操作的回复意见和政策建议。同时,以征纳互动平台为载体,为跨境企业提供专门联系渠道,抽调相关业务骨干组建税企沟通群,提供“一企一策”服务,助力企业出海远航。

连日来,成华区税务局深入辖区企业,现场“把脉问诊”“对症开方”,面对面倾听企业需求和意见建议。活动开展以来,成华区税务局已实地走访企业21家、收集诉求30余条,正逐一解决落实。

下一步,成华区税务局将由点及面,分级分类推进常态化、精细化、分众化企业服务,推动惠企政策直达快享,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为企业稳经营、增效益、提信心提供税务支撑。

省内动态 2024-10-10

四部门:探索建立生态信用行为激励机制

日前,中国人民银行、生态环境部、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等四部门印发《关于发挥绿色金融作用服务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从加大重点领域支持力度、提升绿色金融专业服务能力、丰富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强化实施保障四个方面提出19项重点举措。《意见》要求,鼓励金融机构优化绿色低碳转型领域授信管理,探索建立生态信用行为激励机制,将企业降碳、减污、扩绿等表现作为贷款审批、额度测算、利率定价的重要参考因素。

具体来看,《意见》提出,推动金融机构立足职能定位优化绿色金融服务。政策性开发性金融机构要突出功能属性,结合主责主业靠前发力,充分发挥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对美丽中国重大项目建设的融资支持作用。国有大型银行要发挥领头雁和主力军作用,完善绿色金融工作机制,不断提升美丽中国建设融资对接效率。股份制商业银行要根据自身禀赋培养优势和强项,做优做强绿色金融服务品牌。中小银行要立足当地开展特色化经营,聚焦特定领域、重点行业,提升绿色金融业务质量。保险机构要健全绿色保险服务体系,建立绿色保险服务网络,推进产品创新,增加服务供给,提供一揽子风险减量与损失保障保险方案。证券基金类机构要遵循绿色投资理念,培养长期价值投资取向,树立绿色投资行为规范。

《意见》要求,健全金融机构内部管理体系。要完善工作机制,鼓励金融机构优化绿色低碳转型领域授信管理,探索建立生态信用行为激励机制,将企业降碳、减污、扩绿等表现作为贷款审批、额度测算、利率定价的重要参考因素。优化流程管理,鼓励将气候和生物多样性相关金融风险纳入业务审批全流程管理,优化绿色金融业务审批管理,提高绿色项目审批效率。推动金融科技应用,探索搭建绿色金融服务平台,深入推进数据共享,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赋能碳核算、可持续信息披露、绿色识别、项目评估、风险管理,提升绿色金融服务能力和效率。强化机构设置和队伍建设,鼓励设置绿色金融专业部门或特色分支机构,出台专项激励制度,配置专项资源,组建专业团队,设置专岗专职,打造专业化人才队伍。

《意见》明确,发挥碳市场作用。在稳步扩大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行业覆盖范围,逐步丰富交易品种、交易主体和交易方式的同时,充分利用市场现有金融市场基础设施体系,整合优化碳市场交易、清结算等制度安排,研究完善碳市场相关准入、交易、服务等技术规范,稳步推进金融机构参与全国碳市场建设。加快推动形成以市场为主导、充分体现要素价值、稀缺程度、供需关系、收益成本的价格发现和形成机制,促进重点排放单位和行业企业碳减排。

《意见》还显示,要加强对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EOD)项目金融支持。加大EOD项目信贷支持力度,优化项目贷款条件,提高项目融资效率。鼓励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对生态环境治理内容和关联产业一体化实施的EOD项目给予整体授信。拓宽EOD项目投融资渠道,探索以EOD项目相关资产、权益等为抵押开展项目贷款,鼓励绿色股权投资基金参与绿色项目投资。建立健全EOD项目风险防范和监督机制,加强对EOD项目模式符合性、项目目标实现情况、实施效益等评估审查。

中国人民银行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将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健全工作机制、细化工作任务、切实抓好《意见》落实。主要是三方面:

一是强化部门协同。建立健全绿色金融服务美丽中国建设工作机制,加强产业部门、金融部门、市场主体的协同合作。搭建重点项目库,加强政银企对接,不定期向各金融机构推送。完善政策保障体系,及时协调解决政策落地的堵点难点问题。

二是完善配套基础制度。推动建立统一的绿色金融、转型金融标准体系,强化统计监测。建立完善重点行业企业碳排放核算、项目碳减排量核算、产品碳足迹核算等标准和方法,建立健全资源环境要素确权登记和交易体系。

三是提高绿色金融服务质量。通过细化标准要求、开展专项培训等,指导金融机构在支持美丽中国建设重点领域的同时,重点关注绿色贷款、绿色债券的真实环境效益,强化环境信息披露,确保资金投向符合绿色低碳发展要求。

国家动态 2024-10-15

七部门:加强监管防范风险,促进期货市场高质量发展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证监会、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七个部门《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促进期货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意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切实加强期货市场监管,有效防范期货市场风险,有力促进期货市场平稳运行和高质量发展,助力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经济金融安全和社会预期稳定,更好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和中国式现代化。

《意见》提出,到2029年,形成中国特色期货监管制度和业务模式总体框架,期货市场监管能力显著增强,品种布局与国民经济结构更加适配,市场深度和定价能力进一步提高,建成一支诚信守法、专业稳健、服务高效的中介机构队伍。到2035年,形成安全、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期货市场体系,主要品种吸引全球交易者充分参与,大宗商品价格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显著增强,中介机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进一步提高。到本世纪中叶,建成产品齐全、功能完备、服务高效、运行稳健、价格辐射全球的世界一流期货交易所,大幅提升期货市场服务国民经济、配置全球资源能力,为中国式现代化和金融强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意见》部署了8方面17项重点举措。一是严格监管期货交易行为。落实账户实名制、交易者适当性等监管要求。二是严厉打击期货市场违法违规行为。采取有效措施,抑制过度投机。依法严厉打击操纵市场等违法违规行为。三是加强期货公司全过程监管。强化期货公司股权管理和法人治理。规范期货公司及其子公司经营活动。健全期货公司风险出清长效机制。四是强化期货市场风险防范。完善期货保证金封闭运行和安全存管规则。常态化开展期货市场压力测试。提高期货市场结算、交割等的安全保障水平。五是提升商品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完善商品期货市场品种布局。持续改善企业套期保值交易的制度环境。引导企业根据期货价格信号合理安排生产经营。六是稳慎发展金融期货和衍生品市场。发挥股指期货期权稳定市场、活跃市场的双重功能。稳妥有序推动商业银行参与国债期货交易试点。完善资本市场领域衍生品监管规则。七是稳步推进期货市场对外开放。有序拓宽商品期货市场开放范围。研究股指期货、国债期货纳入特定品种对外开放。允许境外期货交易所推出更多挂钩境内期货价格的金融产品。强化开放环境下的监管能力建设。八是深化期货市场监管协作。加强期货监管与股票、债券、基金等监管的数据信息共享。强化跨部门、跨地区监管协同。

国家动态 2024-10-14

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10月10日,司法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在门户网站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法,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作出的重要部署。作为我国第一部专门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草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方针政策,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明确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总体要求,从公平竞争、投资融资、科技创新、规范经营、服务保障、权益保护、法律责任等方面作出规定,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稳定市场预期、提振发展信心,营造有利于包括民营经济在内的各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法治环境和社会氛围。

记者了解到,草案共9章77条,坚持把改革开放后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发展民营经济的方针政策和实践中的有效做法转化为法律制度,把对民营经济平等对待、平等保护的要求落下来,既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又注重加强规范引导,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和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草案坚持问题导向,立足实际情况,既对解决问题涉及的关键性制度和要求作出刚性规定,又为实践探索留有空间。草案主要规定了以下内容:一是明确总体要求。强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方向原则,确保民营经济发展的正确政治方向,明确促进民营经济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是国家长期坚持的重大方针政策,国家依法鼓励、支持、引导民营经济发展。二是保障公平竞争。强调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以外领域包括民营经济组织在内的各类经济组织依法平等进入,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规范招标投标、政府采购等行为,促进民营经济组织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平等使用生产要素。三是改善投融资环境。支持民营经济组织参与国家重大战略和重大工程,建立健全融资风险市场化分担机制,优化民营经济投融资环境,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四是支持科技创新。支持民营经济组织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中积极发挥作用,鼓励民营经济组织参与国家科技攻关,支持有能力的民营经济组织牵头承担重大技术攻关任务,保障民营经济组织依法参与标准制定和公共数据资源的开发利用,加强对其知识产权的保护。五是注重规范引导。对发挥民营经济组织中党组织的政治引领作用,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民营经济组织完善治理结构和管理制度,完善从源头防范和治理腐败体制机制,履行社会责任等作出规定。六是优化服务保障。建立畅通有效政企沟通机制,落实制定与经营主体生产经营活动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听取意见制度,强化行政执法监督,防止多头执法,健全失信惩戒和信用修复制度。七是加强权益保护。规范涉及限制人身自由和查封、扣押、冻结等强制措施,并要求依照法定权限、条件和程序进行。禁止利用行政、刑事手段违法干预经济纠纷。规范异地执法行为。围绕加强账款支付保障工作,强化预算管理,有针对性细化支付账款规定,设置账款拖欠协商调解处置程序等。八是强化法律责任。针对不同违法主体和情形规定了相应法律责任,强化刚性约束。

据了解,今年2月,司法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商请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共同牵头组建了由17家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单位组成的立法起草工作专班,加强统筹协调,积极推动工作。工作专班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方针政策,认真学习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梳理问题,组织专家研究,分赴地方调研,多次召开座谈会听取民营企业代表、专家学者的意见建议,与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单位深入论证,数易其稿,之后送53家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单位、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征求意见。工作专班对各方面提出的近千条意见,逐条研究、吸收采纳,再行组织专家论证,与有关方面反复沟通协调,修改形成草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后,工作专班对标全会精神,对草案又作了进一步修改完善。

草案公开征求意见是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的具体体现,是开门立法的又一次重大实践,能够更好地回应关切,凝聚共识,对提高民营经济促进法立法质量,促进民营经济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将起到重要作用。

公众可通过登录网站专栏、发送电子邮件或者寄递纸质信函等方式提出意见建议。公开征求意见截止时间为2024年11月8日。

国家动态 2024-10-12

专题专栏

信用数据

最新行政数据

查看全部
数据来源:乐山市信用信息平台 更新频率:实时

乐山市最新法人数据

查看全部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企业(机构)名称 成立日期
数据来源: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更新频率,1天
乐山市社会体系联席会议成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