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政策背景下,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作为公共资源交易的核心载体,其信用体系建设不仅是规范市场秩序的关键抓手,更是提升服务效能、防范廉政风险的重要保障。近年来,大竹县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以“制度+技术+文化”三位一体模式,全面推进覆盖工作人员、交易主体、评审专家的信用管理体系,逐步形成“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的良性生态,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信用动能。
以“人员信用”筑基,打造廉洁高效服务队伍
工作人员是信用体系建设的执行者与示范者。大竹县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以“个人信用档案”为核心,构建全生命周期信用管理机制。一是明确所有干部职工职业行为准则,纳入个人信用档案管理。定期开展信用合规培训,强化法治意识与职业道德。二是履职行为可追溯。通过交易平台系统记录工作人员在项目受理、开评标监管、信息发布等环节的操作轨迹,形成动态信用监督。
以“信用查询”破局,推动信用信息公开透明化
大竹县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依托“互联网+信用”模式,搭建“一站式”信用信息服务平台,破解信息不对称难题。一是多维数据归集。及时公开招投标领域不良行为,供应商在投标文件里提供声明函、承诺书。对评审专家的违法违规行为如实记录,在专家管理系统中上报。四川省财政厅政府采购网、四川省住建厅均有投标企业不良信用查询,对投标中出现的不良信用企业予以公示。二是分级分类查询。大竹县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在政府采购过程中,采购人或者代理机构根据《关于在政府采购活动中查询及使用信用记录有关问题的通知》(财库〔2016〕125号)的要求,通过“信用中国”网站、“中国政府采购网”网站、“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网站等渠道,查询供应商在提交响应文件截止时间前的信用记录并保存信用记录结果网页截图,拒绝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重大税收违法案件当事人名单(重大税收违法失信主体)、政府采购严重违法失信行为记录名单、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中的供应商参加该项目的采购活动。组成联合体参加政府采购活动的,将对所有联合体成员进行信用记录查询,联合体成员存在不良信用记录的,视同联合体存在不良信用记录。
以“信用监管”闭环,筑牢风险防控屏障
依托达州市大数据监管平台,构建“事前承诺、事中跟踪、事后惩戒”的全链条监管机制。联合发改、住建、财政、纪委等部门,对围标串标、弄虚作假等严重失信主体,实施市场禁入、资质限制等联合惩戒,形成“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震慑效应。借助大数据监管平台分析技术,对投标价格异常、关联关系交叉等风险点实时预警,提升监管效能。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程。大竹县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将深化数据互联互通,推动信用评价结果在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的拓展应用,让“信用红利”惠及更多主体,为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贡献更大力量。(来源:大竹县发展和改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