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十四五”时期全县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与发展,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文件规定,县应急局牵头编制了《犍为县“十四五”应急管理体系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经县人民政府同意,由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实施。
一、起草背景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第一个五年。当前我县已进入高质量发展时期,随着全县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发展方式的加快转变,应急管理面临新的形势、问题和任务,既要摸索中前行,又要积极应对新情况、新挑战。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重要论述和指示精神,以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为主线,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安全需求为根本目的,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对标构建“大安全、大应急、大减灾”应急管理体系,推进应急管理工作标准化、专业化、数字化,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进一步强化责任落实,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完善防灾减灾救灾预案体系和各项准备,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最大程度减轻自然灾害风险和损失;增强应急救援能力,提升公众防灾意识,及时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筑牢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坚固防线,为实现犍为“工业强县、文旅兴县”、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应急管理保障,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规划》。
二、主要内容
《规划》共由五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现状与形势
成效:一是体制机制改革有序推进。2019年以县安监局为基础,整合应急办、民政局、防震减灾中心等部门相关职能职责成立县应急管理局;调整完善犍为县应急委员会;各镇也相应成立应急办(或组建承担应急工作的股室);建立完善了救援队伍、救援物资、应急预案三大基础数据库。二是应急救援能力不断提升。制定印发了《犍为县应急救援能力提升行动计划(2020—2022年)实施方案》;目前全县共有应急队伍373支,队员4908人;其中基层应急队伍239支,3314人,隶属国家救援队的专职队伍1支36人,社会救援力量队伍1支50人,企、事业单位应急救援队伍132支,1508人。三是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向好。全县各级各部门扎实抓好安全生产各项工作,生产安全事故“三项指标”逐年下降,安全生产形势持续保持稳定。四是防灾减灾取得显著成效。针对全县常见的洪涝灾害、地质灾害、地震灾害等重大风险隐患,做好会商研判、隐患排查治理、监测预警、物资储备、应急保障等工作,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得到大幅提升。五是基层应急体系不断完善。建立了基层应急组织指挥机构、应急救援队伍、突发事件处置预案(方案),配齐配强救援装备,扎实开展演练培训。六是应急保障能力得到增强。完善了“以县级应急物资储备为枢纽,以镇县级部门(单位)应急物资储备为支撑,以灾害易发镇、边远村社建立的应急物资储备为补充”的应急物资储备网络。全县有1个县级应急救灾物资储备库和2个县级临时储备库。
不足:一是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仍需深化;二是应急指挥体系亟待整合规范;三是防灾减灾救援能力急需提升;四是应急管理信息平台亟需整合;五是应急预案修订演练亟待加强。
第二部分:总体要求从“十四五”应急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指导思想:确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重要论述和指示精神,和以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为主线,及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安全需求为根本目的为指导思想。
基本原则:确定以坚持党的领导;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预防为主;改革创新;共建共治的基本原则。
主要目标:确定以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应对处置事故灾害能力显著增强、安全风险防控能力全面提升。
第三部分:主要任务确定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1.健全应急管理指挥体系2.完善应急管理责任体系3.健全应急救援力量体系4.建立健全应急预案体系5.健全应急物资保障体系6.建立健全应急信息化体系)、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1.完善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基础信息2.健全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3.健全完善双重预防机制4.加强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推进综合防灾减灾工作(1.开展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2.推动自然灾害风险隐患治理3.加强多灾种精准监测预警4.持续提升森林防灭火能力5.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工作6.规范应急避难场所管理)、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1.提升综合应急救援能力2.建强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3.充实专业性骨干救援队伍4.加强社会救援队伍建设5.健全军队、区域协同应急机制)、加强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建设(1.完善统分结合的应急物资管理机制2.强化应急物资保障3.强化应急装备保障)、提升应急管理依法治理水平(1.推进综合行政执法改革2.强化应急管理执法监督3.健全完善行政审批制度)、提高应急管理信息化水平(1.加快应急管理综合应用平台建设2.推动行业部门应急管理信息融合3.提升应急通讯保障能力4.提升应急信息化平台管理和运维能力)、提升应急管理群防群治水平(1.开展应急管理宣传与业务培训2.开展群众自救互救能力训练3.打造社会协同防范体系4.推动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创建)为八大主要任务。
第四部分:重点工程确定以安全风险监测防控工程(1.建设重点行业(领域)安全风险基础数据库2.安全生产监管监察能力提升工程3.建设遏制危险化学品重特大事故智能感知系统)、防灾减灾能力提升工程(1.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2.应急避难场所标准化建设工程3.协调推动防洪排涝减灾工程4.重点文物单位安全防护工程5.地震监测预警能力提升工程6.城乡安全风险隐患消除工程)、应急救援能力提升工程(1.县消防应急综合训练及专业应急救援基地建设工程2.城乡消防站建设工程3.完善县级骨干应急救援队伍4.基层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工程5.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工程)、应急保障能力提升工程(1.应急储备物资仓库新建和升级改造工程2.应急物资保障能力提升工程)、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工程(1.应急管理综合应用平台建设工程2.应急管理卫星通信网建设工程3.专业领域风险隐患实时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工程4.煤矿安全生产监测监管综合信息平台建设工程5.县镇应急管理指挥场所及应急救援指挥体系建设工程6.犍为县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工程)、应急安全宣传教育工程(1.应急安全教育体验馆建设工程2.应急安全教育平台建设工程3.应急能力提升培训工程)的六大重点工程。
第五部分:实施保障确定以加强组织领导,统筹协调推进(各镇政府根据本规划要求,结合属地实际情况制定应急体系专项规划,细化工作分工,落实责任主体,加强规划实施与年度计划的衔接,明确规划各项任务的推进计划、时间节点和阶段目标。强化统筹协调,确保规划实施有序推进,确保重大举措有效落地,确保各项目标如期实现。)、加大投入力度,提供有力保障(完善财政支持政策,积极争取国家、省级、市级资金支持,积极推动将应急管理领域重点项目纳入本地区、部门财政优先安排范畴,统筹安排规划重大工程项目所需财政资金,简化重大工程项目审批核准程序,拓宽规划多元投入渠道,保障应急体系重点工程项目落地实施。)、强化检查评估,确保进度质量(建立健全规划实施动态评估制度,将规划任务落实情况纳入对部门和地方工作督查和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开展规划实施年度监测分析、中期评估和总结评估,分析实施进展情况及存在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推动规划目标任务落实。各级政府要加强对本地区规划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为三大实施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