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交通执法深入推进“一体化+智慧执法+信用监管”新模式
2022年,江苏省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监督局狠抓道路运输天网行动和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严厉打击道路运输非法违规运营,加大对全省道路运输规范化执法指导、监督,加强跨部门、跨区域联合执法,全面实践“一体化+智慧执法+信用监管”执法新模式,全力以赴保障道路运输安全,有效维护全省道路运输市场秩序,道路运输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达到双下降的目标。
一体化联合执法,深化江苏交通执法新模式
日前,无锡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监督局一大队工作人员张晓峰核查电子运单时,注意到一辆货车状态异常。
“你看,这辆车从今天10点开始运单就结束了,但是通过高速公路通行数据可以发现,这辆车在下午5点30分以后依旧还有一次装卸货的行为。这一点让我们感觉很可疑,里面肯定有问题。”张晓峰解释。
随即,无锡市交通执法指挥中心下发数字执法工单至车辆所属地交通执法单元。属地执法人员立刻行动,通过车辆违规行为线索,对企业的违规行为核查,并且立案处理。像这样的市县执法联动,2022年,无锡市交通执法指挥中心共计下发数字执法工单512个,立案处理229起。
2022年12月20日,省交通综合执法局宁沪支队联合上海市、苏州市、昆山市交通执法、公安交警等部门,在宁沪高速陆家卡口进行“两客一危”联合执法。
江苏省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监督局宁沪支队第四大队樊荣介绍,以前一碰到职权范围内无法处理的违法情况,只能通知相关部门来处理,但是驾乘人员不配合的,就会驾车驶离现场,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现在,现场大家就进行移交、快速处置。
对此,苏州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道路执法一大队朱斌表示,“外省的,外市的,包括长三角区域,车辆的一些违章,要催这个公司或者当事人,催了,他不一定来,联合执法机制建立以后,我们可以及时跟车籍地交通运输管理部门沟通联系,通过他们进行处理。”
2022年,省交通综合执法局组织开展了3次全省统一的“天网”集中日行动,将高频进出我省高速公路、高度疑似非法营运车辆加入高速公路“临时监管名单”开展集中核查整治行动,共查实非法营运车辆91辆、超限车辆98辆、其他违章车辆320辆。此外,为贯彻落实《长三角“两客一危”联防联控合作协议》和《2022年度长三角区域道路运输执法合作工作方案》,省交通综合执法局组织在南京、苏州等地,联手公安、文旅等部门,与周边长三角市县深化区域合作和执法联动。
“2022年以来,江苏省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监督局全面深化实践江苏交通执法新模式,加强跨部门、跨区域一体化联合执法,全力以赴保障道路运输安全。”省交通综合执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跨部门、跨区域的一体化联合执法,进一步提高了我省道路运输非法营运联合监管水平。2022年全省道路运输执法案件共计72100件,其中道路运输非法营运案件14359件,外省案件10363件。一体化联合执法对道路运输非法违规运营行为起到了震慑作用,维护了市场公平秩序,保障了全省道路运输安全。
智慧执法,助推江苏交通执法新模式
2022年12月20日上午,南通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接到交通运输综合执法平台“鹰眼系统”报警中心提示,在南通火车站,有车辆正在进行非法营运。
执法队员来到现场,询问车主有没有道路运输证,车主表示“没有”。问有没有从业资格证,车主说“也没有”。问车上有没有乘客,答“有一名乘客,谈好车费50元”。
南通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一大队薛毅介绍,“在大数据库里,这个车子早已列入我们的一个黑名单,是涉嫌车辆。这个车子只要一进入火车站,我们的这个系统就会马上报警。”
据了解,从2022年5月开始,南通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作为全省试点单位,全面启用江苏省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系统平台,对全队的执法人员、工作时间以及对执法对象和频次进行全面测定,来确定全年度支队应该履职的执法内容和事项。
南通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机动大队李雄伟说,“原来执法任务是根据辖区内的情况,由具体执法单元来制定,会出现执法的一些疏漏和缺失,现在就避免了这些情况的发生。”
通过综合执法平台上的非法营运智能化整治系统,对接全国运政在线、全省高速公路通行系统、公安320查缉布控系统等,南通市交通运输执法部门运用智能化手段,加强线上线下执法研判应用,全力推进道路运输车辆违法风险隐患“一车到底”的智慧执法新模式应用。
南通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支队严道泉表示,“信息处理,打个比方,营运证没年审的,系统就显示没年审,所有的信息都储存在这里面,他从这边走,就自动反映出来了。”
现场显示,执法人员运用“五步工作法”,对系统自动推送的4张疑似非法违规运营的清单,逐一研判、调查、预警,并收集证据依法实施行政处罚。智慧执法的应用,全面覆盖了道路运输领域检查的各个方面,提高了道路运输精准执法的效率,实现了江苏交通综合执法的数字化转型。
根据《江苏省“十四五”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监督规划》,基于大数据应用,省交通综合执法局规划建立交通智慧执法生态体系,已构建运行江苏交通综合执法管理系统,统一使用系统开展行政检查、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执法工作,有效实现了“一个系统管执法”,统筹推进江苏交通综合执法数字化转型。
信用监管,夯实江苏交通执法新模式
盐城市滨海县是传统运输大县,全县有普货运输业户2700余户、营运货车9000余辆、从业人员10000余人。2021年起,在江苏省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监督局指导下,滨海县开展普货运输安全监管新模式创新,打造“慧安E行”普货运输安全智慧监管平台,对普货运输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落实情况进行动态监测和研判预警,根据“团体标准”规定,为企业赋“红、黄、绿”码,及时督促提醒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滨海县交通运输局政策法规科郑人杰介绍,与过去相比,信息系统开发之后,执法人员可以根据整个系统研判的数据,对全县400多家企业进行精准管理。
2022年10月,苏州市道路运输评价系统对注册登记地在苏州市内、取得道路运输许可证件的各类企业、车辆和从业人员分别展开分类分级评价,然后通过这个评价,实现对企业精细化、差别式管控,实现了事中事后的监管。
“对这个评价系统中评出来等级比较高、比较好的企业,我们会适当地减少检查的频次。”苏州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科技信息科谢振华表示,“而对于等级比较差的,我们会重点关注,加大执法力度,加大检查频次,这样可更好实现执法力量的分布和执法的精准度。”
2021年起,“两客一危”车辆技术状况智慧化监测平台“苏行码”在无锡试点,无锡全市6183辆在营“两客一危”重点运输车辆全面赋码。
“红黄绿码就是分级分类管理的信用码,绿码就是车辆技术状况比较良好的状态,黄码就是提醒,比如说二级维护是不是要做了,红码就是关键评判项,二级维护已经过期、年审已经过期,这个车必须要报停。”无锡市交通综合行政执法监督局九大队黄一峰表示。
2022年,省交通综合执法局在南京市开展“两客一危”车辆动态监控违法行为累积记分试点工作。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展道路运输违法行为累积记分管理,实现对“两客一危”车辆不安全状态、驾驶员不安全行为的实时预警和主动干预,实现企业监控、政府监管、联网联控,提醒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属地监管责任,完善了行业监管机制,促进了社会信用水平提升,夯实了江苏交通执法新模式。
深入践行江苏交通综合执法新模式
“2022年,通过深入开展道路运输非法违规运营治理,持续实施非法违规运营常态化整治,进一步扩大非法营运治理范围,不断完善打击非法违规运营联合监管机制,组织开展‘天网’集中日整治行动,年度打非治违行动成效显著,对道路运输非法违规运营起到了震慑作用,维护了市场公平秩序,保障了道路运输安全。”省交通综合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非法营运智能系统中高频出入的车辆明显减少,执法人员的智能研判水平明显提升,一路三方合作机制明显增强,投诉举报明显减少,运输市场秩序明显好转。全省道路运输非法违规运营车辆执法监管全覆盖的举措,得到了交通运输部的肯定。
展望2023年,江苏交通综合执法新模式将向纵深推进。
通过与公安、应急、文旅、高速控股等部门开展非法违规运营治理、道路运输行业专项整治、长三角“两客一危一货”联合执法行动、高风险企业联合约谈、危险货物运输协同监管等联合执法监管,持续提高一体化联合执法的力度;通过江苏交通综合执法信息化系统的全面运用,开展道路运输非现场执法应用研究,不断丰富智慧执法的手段;通过实施道路运输违法行为累积记分、“两客一危”车辆技术状况智慧化监测评价和分类分级监管举措等对企业赋予“红、黄、绿”安全信用码,有效发挥信用监管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