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运用四项举措推动食品安全信用监管
廊坊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将信用监管作为贯穿食品安全领域的基础性工作、系统性工程和重要着力点,运用四项举措推动食品安全监管工作。
一、用“制度规范”聚合力,夯实食品安全信用监管工作基石
印发了《廊坊市食品安全信用监管工作协作机制》,建立了食品安全信用监管领导和协调工作机制、食品安全信用监管事项清单及动态调整机制、食品安全领域企业信息归集公示机制、食品安全领域失信联合惩戒机制、食品安全领域信用修复机制、食品安全信用监管工作保障机制、食品安全信用监管社会共治机制。制定印发了《廊坊市食品安全信用监管制度》,明确了食品安全信用信息归集与公示制度、食品安全信用档案建设制度、食品安全信用分类监管制度、失信行为认定及信用修复制度、联合奖惩制度,同时印发了食品生产环节风险隐患排查制度、廊坊市食品生产环节监督检查责权划分实施办法、廊坊市食品生产企业风险及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实施方案(试行)等文件,凝聚部门合力,形成了齐抓共管、社会参与的局面。
二、用“信用风险”巧定位,推动精准监管和效能提升
一是对食品生产企业实施“立体化清单”管理。根据信用风险分级和食品生产安全风险分级进行分析,产生食品生产企业立体化的风险等级(A、B、C、D)清单,实施精准化、差异化管理。
二是利用信用风险分级,实施“双随机、一公开”差异化监管。以“双随机、一公开”抽查为手段共抽查食品领域市场主体4000多户次,运用企业信用风险分级分类开展的抽查占超过了80%,大大提高了食品领域随机抽查的精准性和靶向性。
三是是利用立体化的风险等级,实施重点监管和风险预警。根据立体化的食品生产企业风险等级清单,及时研盼发现企业风险点,排除隐患,提高风险管理的可预见性,将高风险区域、高风险企业作为实施重点监管和风险监测预警的重点。出色完成了保北京食品供应安全、疫情期间冷链食品企业排查等重大任务,食品安全监管持续稳定向好,2021年以来没有发生过食品安全事故。
三、用“信用监管”正向激励,帮扶食品生产企业壮大发展
该局以“优化营商环境、帮扶食品生产企业”为契机,给企业亮信用牌,得信用利,让信用成为食品生产企业发展壮大的软实力。
一是为诚信食品生产企业服务“。主动为讲信用的企业站台,为企业在项目建设、合同签定、许可审批、安全生产、甚至产品销路上提供信用”金字招牌“,使信用良好企业吃香,得到实惠,形成”良币驱逐劣币“的轰动效应。助力益海嘉里金龙鱼粮油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早日投产;助力固安康比特体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获得全省首张《运动营养食品生产许可证》。
二是实施食品安全信用助企业。加强食品安全信用监管培训,开展”信用惠企“行动,实施”信用+金融“工程,让良好信用成为”真金白银“。与11家银行、5家保险机构、3家评估机构进行对接,开发”食安贷、消费贷、信用贷、食安险、知识产权融资“等项目,向银行、保险公司等单位推送政府质量奖获奖企业、放心消费创建示范单位、放心肉菜示范超市、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等信用良好企业信息200多条,为信用记录良好的公司实施知识产权质押融资1.7亿元,投保食安险企业100余家。
三是转变工作理念,打造服务型信用修复。帮助有不良记录但已经整改到位的企业进行信用修复,改变企业因失信导致招投标、信贷等生产经营活动受阻的局面,鼓励市场主体重拾信心,找回干劲,整装再发。为4000多家市场主体进行了信用修复,大大提高了市场主体的活跃度。
四、用”信用约束“强化监管,推动食品安全社会共治
该局让守信企业得激励的同时,更注重让失信企业受约到束,实现监管对违法失信者”无处不在“,对诚信守法者”无事不扰“,用信用监管推动社会共治。
一是强化信用信息公示。强化结果公开力度,明确检查结果应及时对社会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公示食品生产企业取得行政许可信息799条,食品抽查检查结果信息2172条,抽查检查结果6720条,”双随机、一公开“抽查结果382条,经营异常名录114条,行政处罚信息109条,严重违法失信名单3条。
二是强化联合惩戒。结合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行动,紧盯政府关注的、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开展食品领域重点产品专项整治。加大对失信企业的案件查办力度,2021年以来,查处了一批有影响的案件,查处食品领域行政处罚案件3801起,罚没款2719.79万元,公示有关食品经营行政处罚信息4741条,限制相关人员在企业担任董事、监事、高管3人次;限制招投标75次;限制授予荣誉称号3次。2家食品生产企业、1个幼儿园被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企业三年内在担任公司法人、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融资、高消费、招投标、供应土地、政府采购、获得荣誉等方面受到了限制性联合惩戒,企业负责人追悔莫及,信用监管起到了震慑违法行为的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