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宣传】警惕“征信修复”骗局,保护个人征信权益
一、征信领域不存在“征信修复”的说法,所有声称合法的、商业的、收费的“征信修复”都是骗局
任何机构或个人都不可能随意删除、修改征信记录
1.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系统作为依法由国家设立的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和全球规模最大的征信系统,具有完善的数据标准规范和数据管理征信培训、加盟诈骗机制,贯穿于数据的采集、报送、整理、使用全过程。
2.无论是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还是征信系统接入机构(主要是金融机构),对报入征信系统的信息都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和严格的管理程序。任何机构或个人都不能随意修改或者删除已报入征信系统的信用记录。
3.中国人民银行依法对金融机构征信业务进行严格监管,以确保征信系统的安全性、准确性、客观性,并将依照《征信业管理条例》《征信业务管理办法》等进一步加强对征信业务全流程的监督管理。
二、“征信修复”常见套路和危害有哪些?
1.收取高额费用后跑路
以“征信修复、洗白”等名义发布虚假广告,教信息主体用“非恶意逾期”“不可抗力”等理由伪造证据材料进行投诉,借机收取高额费用,不良信息修改失败也不予退款或直接跑路失联。
真实案例1
张某因个人疏忽发生贷款逾期,找银行咨询删除不良记录未果后,在网上找到一家“征信修复”机构,将1万元定金和以自己实名办理的电话卡交给对方,约定事成后再付2万元。这家机构以张某的名义发起信访投诉。当地人民银行接到投诉后请张某现场核实,告诉他这样不仅花冤枉钱,还会泄露个人信息。甚至可能用他的手机卡进行电信诈骗、洗钱等违法活动,使他受牵连。知道自己受骗后,张某撤销了投诉。
2.征信培训、加盟诈骗
这类骗局谎称教授“征信修复”技巧开办培训班,教人通过伪造证据欺骗金融机构,达到删除逾期记录的目的。通过招收学员、加盟代理等形式广泛发展下线,骗取加盟代理费。
真实案例2
宋某的朋友李某经常在朋友圈发布征信修复成功的案例,表示征信问题90%都能“修复”成功,并且正规合法。宋某便交了上万元学费打算学习“征信修复”技术。在接受公司培训时,宋某却发现所谓的征信修复术就是伪造材料、编造理由欺骗银行“更正”上报数据,他意识到自己上当受骗后立即报警。
3.骗取个人敏感信息
这类骗局在办理“征信修复”过程中,要求信息主体提供身份证件、银行卡号等个人敏感信息,不法分子通过泄露、买卖或者冒名网贷,从中牟利,危害信息主体人身及财产安全。
真实案例3
广东某团伙通过制作非法“征信修复”广告网页,伪造虚假资质凭证等,在网络上投放小广告,以“任信铲单、洗白”等为噱头,诱使一些征信不良人群注册登录填写“征信修复”申请,窃取填写的姓名,身份证号,银行卡等个人信息。并将这些信息倒卖给多个诈骗团伙,牟取不法利益。
三、信用报告有错漏?提异议,不花钱!
征信异议的实质是“纠错”,即对于错误或遗漏的数据进行更正或补充,异议处理简便、快捷、时限更短。
《征信业管理条例》规定
信息主体认为征信机构采集、保存、提供的信息存在错误、遗漏的,有权向征信机构或者信息提供者提出异议,要求更正。
信息主体认为征信机构或者信息提供者、信息使用者得害其合法权益时,可以向所在地的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派出机构投诉或向人民法院起诉。
征信机构对个人不良信息的保存期限,自不良行为或者事件终止之日起为5年;超过5年应当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