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2岁的双峰县梓门桥镇新犀村村民王楚松,不离不弃抚养弟弟、弟媳遗留下的3个侄女。在侄女成长过程中,得到过很多好心人的帮助,他一笔一笔记下“爱心账”,等到孩子们长大,从牙缝里省钱帮助更困难的人,18年来省吃俭用捐款3万余元……
日前,王楚松入选第九届全国道德模范拟推荐候选人诚实守信类名单。
独自抚养3个侄女,他记下一笔笔“爱心账”
2月5日,双峰县梓门桥镇新犀村,记者来到王楚松家中。一眼望去,家庭陈设陈旧且简陋,唯一值钱的电器是一台老式电视机和一台电风扇。
王楚松告诉记者,他早年失去父母,有4个姐姐和1个弟弟。兄弟俩感情深厚,凭着勤劳肯干,生活渐渐有了起色。但在1991年,弟媳意外去世;3年后,弟弟也患肝癌离世,仅留下3个年幼侄女,最大的9岁,最小的只有3岁多。面对家庭变故,尚未结婚的王楚松毅然挑起了抚养侄女们的重担。
王楚松身无长技,为了抚养3个侄女,只能不惜力气、起早贪黑。拖板车、挑红砖、下煤窑、包鱼塘、喂猪、耕作田土……凡是能挣钱的活计,王楚松都做过。在工地做工时,身材瘦小的王楚松,挑着100公斤重的水泥,从1楼挑到7楼,咬牙一趟趟往返,肩膀都被磨出红血印。为了多赚钱,在工友们午休时,王楚松不休息,埋头收集废弃水泥袋,一个袋子可以卖6分钱。
“以前也有人到我家里,表示希望收养一个。有弟弟弟媳的托付,我自己也舍不得,就拒绝了。”王楚松说。
1997年开始,王楚松的3个侄女陆续升入初中,生活负担越来越重。在他们最需要的时候,一些社会爱心人士纷纷伸出援手,捐资助学;学校和班级老师也多次发动捐款,让她们顺利完成学业。
有雪中送炭的温暖,亦有寸草衔结的坚守。王楚松把每一笔爱心款都记在账上,也刻进心里。他告诫侄女:“我们要做知恩图报的人,这一笔笔‘爱心账’,一定要还!”
偿还“爱心账”,帮助更困难的人
王楚松是村里的五保户,经济始终不宽裕。但随着侄女步入工作岗位,王楚松便想着先还清欠下的债。他的弟弟曾借过王佑喜45元钱,王佑喜已离世,王楚松就还给其儿子王涛宁500元钱。王涛宁说:“借一还十,我是第一次见这样还钱的。”
淋过雨的人,格外懂得为他人“撑伞”。帮助更困难的人,让爱心传递下去,是王楚松偿还“爱心账”的方式。
他平时爱看报。2006年,从报纸上获悉涟源市白马镇有一位骨结核病人,治疗3年却不见好转,妻子不堪重负离家出走,年过八旬的母亲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行走都不方便。王楚松说,这比他当年过得还苦还难。他把侄女给他过年用的2000元钱寄了过去。
2015年,双峰县梓门桥镇的彭某因小孩患病无钱医治,当时已年过六旬的王楚松,走了近10里山路,为其送去2000元。
2006年,村里号召村民筹资,硬化村级公路。知道王楚松困难,村里不愿接受他的捐资,他坚持捐出2000元。2020年,爱心基金为他送来1000元慰问金,他转头就将钱捐给有需要的人。
据粗略统计,从2006年至今,王楚松共计捐款3万余元。但他自己居住的老房子,却因年久失修屋顶漏水,即使在寒冬时节,穿得最多的也是一件衣领和袖口都已经磨损的外套。
侄女们孝顺,总想着带他出去旅游。去过两次之后,王楚松就不愿再去了。他的二侄女王华说:“他觉得浪费钱,平常总是节衣缩食,除了吃饭的钱,其余的钱全部捐出去了。”
因弟弟、弟媳托付,他无怨无悔,用双手为侄女们筑起温暖的家;因好心人义举,他“借一还十”,用余生偿还“爱心账”……王楚松用行动诠释何为诚信与大义。在我省公布的第九届湖南省道德模范名单中,王楚松获评湖南省诚实守信模范。